常识大全 | 作文大全 | 诗歌大全 | 试题下载 | 教学资料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教学网历史教学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3-23 16:43:04   浏览次数:281  栏目:教学设计
标签:高中历史教学案例,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ingsong8.com 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与建议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课文引言部分引用了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的一个场景,生动地说明了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建议教师播放《列宁在1918》的经典片段,设计相关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情境,开始学习新课。
  第一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材首先叙述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为了保证军事上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历史原因,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下列问题: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第二,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第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第四,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学生加深对这一政策执行力度的感性了解。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及评价。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应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揭示实施这一政策的必要性,指出它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第二目新经济政策。教材首先介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国内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表明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然后重点叙述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作用。建议教师出示有关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的政治经济状况材料,使学生对当时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历史作用。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站稳了脚跟,但是在转向和平建设后,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危机。第一,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第二,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列宁通过与各地农民的交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要扭转局面,稳定政权,必须改变经济政策。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建议教师用PPT将1920年苏俄的工农业产值与1913年的产值做成柱状图进行对比,使学生感受新经济政策实施前苏俄的严峻形势,认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列宁灵活务实的政治策略。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广泛,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减税、分配制度等各个方面,它是在探索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的。列宁认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教材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新经济政策的要点:第一,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二,工业方面,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第三,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第四,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建议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采用表格的形式将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进而加深对新经济政策内容的理解。
  (3)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立足本国国情,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第二,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对此,列宁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第三,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建议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出示数据材料,如将1913年、1920年、1925年三个时期俄国工业和粮食生产增长状况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积极作用有比较直观、具体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
  
www.qingsong8.com
  第三目“斯大林模式”。教材首先介绍“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苏联的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接着教材重点叙述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表现、特点、成就及弊端。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补充有关20世纪20年代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历史材料,从而使学生理解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用强硬手段推行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弊端。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机器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苏联基本上还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落后农业国。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认为把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是布尔什维克党迫切任务,他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教材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没有具体阐述,建议教师适当补充这方面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的经济文化原因的,培养学生历史地分析问题的眼光和态度。
  (2)“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及特点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二是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其特点是: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管理体制上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可引用《大国的崛起》中的一段材料: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段材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苏联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联系在一起,为后面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得失做铺垫。
  (3)“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及弊端
  “斯大林模式”的优势在于国家可以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资源,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苏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苏联取得的辉煌成就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对此,《大国的崛起》有这样的描述:“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在当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仅用十个月就建成投产。苏联工业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二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教材从两方面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其一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其二是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以史实为依据,对“斯大林模式”的得失进行讨论,使学生养成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www.qingsong8.com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包括三部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历史作用,必须首先让学生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实施所引发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地使学生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斯大林模式”的成就与弊端,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要实事求是地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
  2.教学案例
  【探究主题】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
  (2)“斯大林模式”的得失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活动目标】
  (1)运用比较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和弊端。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列宁在1918》或上网查阅相关史实资料,了解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
  【实施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单元学习内容提示,使学生了解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由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探索过程。
  (2)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进行学情调查的基础上,列出探究的问题。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出现是偶然的吗?
  ②苏俄从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④应怎样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⑤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3)学生搜集资料,在教师引导下解决问题。
  ①教师提供相关材料的书目和网站,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②学生研读分析已搜集的材料,通过师生对话解决需要探究的问题。
  ③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困惑和生成的新问题。
  ④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学习总结。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结合列宁的话,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题关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思路引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为苏维埃政权赢得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但它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途径。
  答案提示: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解题关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克服危机,列宁等人决定调整政策。
  思路引领:国内战争结束后,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要消除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稳定苏维埃政权,必须改变经济政策。
  答案要点: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同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学习延伸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解题关键:“斯大林模式”既有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
  思路引领:“斯大林模式”在短期内使苏联迅速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其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严重畸形。
  答案要点: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客观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使国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在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www.qingsong8.com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实施余粮收集制的决定原题目为《关于授予粮食人民委员特别职权同隐藏存粮和投机贩卖存粮的农村资产阶级进行斗争》。(1918年5月9日)
  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讨论了当前形势并且注意到,只有对全部存粮实行最严格的核算和平均的分配,俄国才能摆脱粮食危机,因此特作如下决定:
  1.重申粮食垄断和固定价格都是不可更改的,重申必须同粮食投机商进行无情的斗争,同时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呈报的办法由粮食人民委员部通过地方粮食机关确定。
  2.号召全体劳动者和贫苦农民立即联合起来同富农展开无情的斗争。
  3.宣布所有握有余粮而不送往收粮站的人以及浪费存粮酿造私酒的人为人民敌人,把他们交付革命法庭,使犯罪者被判处10年以上的监禁,把他们从村社中永远驱逐出去,他们的全部财产予以没收,而对酿造私酒者除上述惩罚外并判处强迫的公益劳动。
  4.任何人如被发现存有未按第1条的规定呈报交售的余粮,即将其粮食无偿收走;未呈报的余粮按固定价格计算应得的价值,在这些余粮实际上已送往收粮站后,以半数给揭发隐藏余粮的人,半数给村社。揭发隐藏余粮的报告送交地方粮食组织。
  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又考虑到,要同粮食危机作斗争,就要求采取迅速和坚决的措施,而最有效地实现这些措施又要求把发布一切粮食问题指示的权力集中到一个机关手中,这个机关就是粮食人民委员部……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1921年3月)
  (1)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2)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税额的总数应当满足军队、城市工人和非农业人口的最低限度的必需的消费。当运输业和工业的恢复使苏维埃政权有可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即以工业品和手工业品作交换的方法取得农产品时,税的总额应当随之不断减少。
  (3)征收的税额应当根据农户的收获量、人口和实有牲畜数量,从农户产品中按百分比扣除或按份额扣除。
  (4)税额应当具有累进的性质;对于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和城市工人等,税额应当低一些。最贫苦的农户予以免缴某些实物税,而在特殊情况下予以免缴全部实物税。扩大自己的播种面积以及提高整个农户生产率的勤恳的农民,在缴纳实物税方面应当得到优待,或者是降低其税额,或者部分地免税。
  (5)在拟定税收法令和确定其公布日期时,应当考虑到使农民在春耕开始以前就尽可能比较确切地知道他所应当缴纳的数额。
  (6)向国家缴纳的实物税,在法令所确切规定的一定期限内完成。
  (7)缴纳实物税的税额应当按农村联合组织(村社)计算。在农村联合组织内部,税额是根据第3条所规定的一般标准,由联合组织自己决定如何在各个农户之间分配。为了监督税收标准的实施和税款的征收,应当按不同的纳税额分别成立当地农民的民选组织。
  (8)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9)为了供应最贫困的农民以及为了交换农民在纳税后剩余的、自愿缴售给国家的粮食、饲料和原料,应当建立专门的农具和日用品储备。这种储备应当包括国内的产品以及用一部分国家黄金基金和一部分收购来的原料从国外换来的产品。代表大会基本上同意中央委员会所提出的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一些条例,并责成党中央委员会迅速使这些条例相互协调,仔细研究实行实物税的形式,并通过全俄中央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实行相应的法律。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21年5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节录)
  (1)当前的基本任务是使党和苏维埃的全体工作人员充分领会和确切执行新经济政策。党认为这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实行的长期的政策,要求一切工作人员极其仔细和认真地加以执行。
  (2)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杠杆。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耕作技术。对于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充分给以支持和加以发挥。应当以余粮最多的省份作为重点,首先实行商品交换。
  (3)合作社是实行商品交换的主要机构。粮食人民委员部机关同合作社机关订立合同,粮食人民委员部把用来进行商品交换的物资交给合作社,由合作社在国家的监督下执行国家任务的政策是正确的。保证合作社有广泛的可能进行收购工作,全面地发展地方工业和提高一般经济生活。支持合作社的信贷工作。反对无政府状态的(不接受国家的任何监督的)商品交换,把商品交换主要地集中在合作社手里,但是这不排斥正当的自由贸易。
  (4)对那些基本上不需要国家从储备中拨给原料、燃料和粮食的中小企业(私营的和合作社经营的)给以支持。允许把国家企业租给私人、合作社、劳动组合和公司。地方经济机关有权签订这种合同,而不必取得上级机关的同意,但是签订之后必须报告劳动国防委员会。
  (5)部分地修改大工业的生产计划,加强日用品和农民用品的生产。发挥每个大企业在支配资金和物资方面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提出相应的、精确的决议案交人民委员会批准。
  (6)发展实物奖励制度,试行集体供应制。规定更合理的粮食分配制度,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发明,改革,节约劳动力、燃料、材料,保护建筑物、机器等,各处都应当实行个人和集体奖励的原则。加强对浪费和盗窃国家财产以及不合理地使用劳动力的行为的惩罚。
  (7)为了迅速、彻底和全面地完成粮食税的征收,必须保存和加强粮食税收机构。为此,应当保证粮食机关具有必需的党的威信。应当保持和加强粮食机构的集中制。
  (8)集中上述一切办法来完成今年的实际的战斗任务:通过粮食税和商品交换至少取得四亿普特粮食作为恢复大工业和实现电气化计划的基础。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36年苏联宪法(节录)
  第一章社会机构
  第一条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苏联之政治基础为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此苏维埃因推翻地主资本家政权及争得无产阶级专政而业经发扬巩固。
  第四条苏联之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社会主义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此体系及所有制因铲除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废除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消灭人对人的剥削而业经奠定。
  第五条苏联社会主义所有制表现为两种形式:国家财产(全民财产);合作社集体农庄财产(各集体农庄财产,各合作社财产)。
  第九条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为苏联经济中之统治形式,同时法律容许个体农民及手工业者小规模私有经济,但以自力经营,绝不剥削他人劳动为限。
  第十条公民对其劳动收入及储蓄、住宅及家庭副业、家常及日用器具、自己消费及享乐品之个人所有权,以及公民个人财产之继承权,均受法律之保护。
  第十一条苏联之经济生活,受国家所定国民经济计划之决定及指导,以期增进社会财富,一贯提高劳动民众之物质文化水准,巩固苏联之独立并加强其国防能力。
  第十二条按“不劳动者不得食”之原则,劳动为苏联每一有劳动能力公民之应尽义务与光荣事业。在苏联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之社会主义原则。
  第三章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第三十条苏联最高国家政权机关为苏联最高苏维埃。
  第三十一条凡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根据本宪法第十四条所有一切职权,其按本宪法规定不归入应对苏联最高苏维埃负责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部长会议及其各部权限以内者,均由苏联最高苏维埃行使之。
  第三十二条苏联立法权,专由苏联最高苏维埃行使之。
  第三十三条苏联最高苏维埃,由联盟院与民族院两院构成。
  第三十七条苏联最高苏维埃两院,即联盟院与民族院,权利平等。
  第三十八条联盟院与民族院同等创制法律。
  (录自《斯大林论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苏联宪法(根本法)》,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社1950年版)
  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工业化的决议(1925年12月)
  过去这一年,标志着整个国民经济在蓬勃增长,并已接近战前水平,同时标志着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工业、农业、运输业、对外贸易、国内商业、信用系统和银行、国家财政等都在增长。在包含着各种成分(农民自然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内部,社会主义工业、国营和合作社营商业、国营信贷业和无产阶级国家的其他经济命脉的比重也在急剧地增加起来。
  因此,出现了无产阶级在新经济政策基础上的经济进攻和苏联经济向社会主义方面推进的局面。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先锋,领导着整个国民经济。
  ……但同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来的特殊矛盾、特殊危险和困难也日益增长着。这就是:私人资本在其作用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有了绝对增长,尤其是把业务转向农村的私人商业资本更是如此;农村富农经济随着农村分化的加剧而日益增长;城市新资产阶级也在日益增长,力图在经济上同资本主义经济和富农经济勾结在一起来征服中农群众。
  鉴于这种情况,代表大会责成中央委员会以下列的指示作为经济政策的指针:
  (一)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力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战胜私人资本,加强对外贸易袭断制,发展社会主义国营工业,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建设轨道;
  (二)保证苏联经济独立,使苏联不致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为此,必须坚持国家工业化的方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并为经济调度建立后备……
  (五)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扩大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但必须严格同市场容量和国家财政力量相适应……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现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1913年的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苏联疆界计算的。
  ②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1913~1940年苏联的经济发展

──译自莫里斯•多布:《1917年以来苏联的经济发展》,伦敦1966年第六版,文生译
  
www.qingsong8.com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


──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第二个五年计划)》,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32页

苏联集体农庄的发展


──录自《苏维埃政权二十年(统计资料汇编)》,财政经济出版社1954年版

  2.课文注释
  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匈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停止战争,缔结公正的和约,但英、法、美等协约国断然拒绝和谈。于是,1917年12月3日,苏维埃政权单独同德国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基进行和谈。德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了从俄国割出15万平方千米土地作为媾和的苛刻条件,列宁说服党内持反对该条件的人接受了这些苛刻条件。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国等国在布列斯特签订了和约。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政权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赢得了和平喘息时间,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
  苏俄国内战争(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策划、组织俄国境内反革命武装,对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俄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武装进攻。
  1919年3月初,盘踞西伯利亚的原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调集40万白卫军,在长达2000千米的东方战线向苏俄红军发动进攻,白军很快越过乌拉尔,占领乌法,逼近喀山,侵入伏尔加河流域。与此同时,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英国干涉军占领巴库。在这危急时刻,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出“一切为了东线”和“必须全力粉碎高尔察克”的号召,得到人民积极响应,大批党团员带头奔赴前线。6月初,红军解放乌法,8月,解放乌拉尔,击败捷克叛军。11月14日,攻占高尔察克老巢鄂木斯克,高尔察克率残部东逃,年底在伊尔库茨克被活捉(次年2月被处决)。
  正当东线战事激烈时,1919年6月底盘踞高加索的邓尼金白军开始北犯察里津。这时,列宁又发出“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斯大林奉命到南方战线加强领导,红军主力也由敌人后方调至奥寥尔、沃罗涅日前线,准备发动反攻。红军在南线连战连捷,收复大片失地。1920年2月初,红军已将邓尼金白军主力全部歼灭,邓尼金逃往国外。帝国主义组织的第二次武装进攻被粉碎。
  在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发动进攻时,尤登尼奇白军也于1919年5月中旬,向彼得格勒发动进攻。为制止尤登尼奇进攻,俄共(布)中央迅速调集兵力,先平息内部叛乱,接着于6月下旬转入反攻。11月,尤登尼奇白军被彻底击溃,退往爱沙尼亚。
  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帝国主义帮助以华苏斯基为首的波兰地主政府武装了74万人的军队,组织发动了第四次大规模武装干涉。1920年4月,波兰军队入侵乌克兰,5月初,攻克基辅。图哈切夫斯基率领西方战线红军反击波兰入侵军,解放了白俄罗斯。
  南方战线,由伏龙芝指挥的红军对弗兰格尔军队发动反击。10月底,红军在克里木半岛别列科普地峡北部围歼白军10万人。11月,红军突破白军防线,攻占刻赤,控制整个克里木半岛,帝国主义第五次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到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1922年10月,占据远东部分地区的日本干涉军也被驱逐出苏俄国土。
  喀琅施塔得海军兵变
  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位于圣彼得堡附近的科特林岛上,1703年该岛上的要塞与海军基地和涅瓦河口的彼得保罗要塞及海军造船厂同时开始建设,这是彼得一世用以掩护涅瓦河口的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和圣彼得堡成犄角之势,互相掩护,在北方战争、克里木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中多次成为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庇护所,也多次保卫了圣彼得堡的安全。
  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苏维埃政权在1920年决定进一步强化土地国有制和对农民余粮扩大实行无偿征集,这种继续推行的激进政策,终于使农民的不满从政治上被激烈地引爆了,在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兵变。参加兵变的士兵,多数是参军不久的农民。他们占领了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和喀琅施塔得要塞。直至3月18日,兵变才被镇压下去。
  喀琅施塔得兵变说明,经济危机已经转化为极其严重的政治危机。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布尔什维克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时告诉党:“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
  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了加快工业化步伐,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党中央责成古比雪夫领导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1929年4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和同年5月召开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准了“一五”计划方案。在“一五”计划的鼓舞下,苏联人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
  在联共(布)中央号召下,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全面展开。1931年,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干部、群众努力学习,精通技术。经过苏联人民艰苦奋战,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建起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奠定了基础。
  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1935年斯大林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苏联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培养训练经济工作干部,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力量的作用,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大胆提拔富有创造性和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扩大技术队伍,普遍提高群众文化教育水平。到1937年,全国知识分子干部已达960多万人,其中技术人才达400万以上。在重要工业部门中,专家的相对人数超过德国。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54万人,超过英、法、德、日、意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总和。在“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口号的推动下,1935年8月,在各个部门都掀起了以斯达汉诺夫命名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由于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二五”计划也以四年零三个月完成。在“二五”计划期间,有4500个大企业投入生产,工业产量比1932年增加120%,比1913年增加了将近5倍。而同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仅增长44.3%。到1937年,苏联的钢产量达1770万吨,钢材为1300万吨,生铁为1450万吨,煤为12800万吨,电力为362亿度。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了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了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
  苏联集体农庄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的决议指出: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决议要求在运动中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但是,在集体化过程中,也出现过“全盘集体化”等严重错误,不仅带有很大的强制性,甚至采取没收财产、剥夺选举权等手法,强迫农户加入,这违背了列宁提出的自愿原则和通过示范、逐步开展的方法,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斯大林模式的内涵
  在指称苏联形成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其社会全方位特征时,斯大林模式和苏联模式这两个概念都广为运用。但与斯大林模式相比,后者涵盖的时空间太广阔,指称的对象前后有所变化,因此,用前一概念应该是更贴切的。
  斯大林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斯大林模式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从形成途径看,斯大林模式是通过极端行政手段采用“自上而下的革命”建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论有着根本区别。从体制建构看,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政治上,在“建成”社会主义之后,斯大林模式过分强化国家政权的做法,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之后国家镇压职能弱化的论述是有差别的;在人的解放方面,苏联社会也远未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至于分配上的按劳分配和组织上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斯大林模式中也都未得到全面的贯彻。概言之,斯大林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完整的运用。
  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途径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制。
  
www.qingsong8.com
  3.学术观点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
  对于“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历来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的“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是旧俄国封建专制主义长期统治的结果。布尔什维克党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是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保全了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工人和广大劳动群众,保全了遭受战争破坏的工业,为恢复生产保全了前提条件。战时共产主义不是农业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供应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从而保卫和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
  第三种观点认为,如果否定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他们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从1918年6月到1919年底,主要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后期从1920年到1921年初,此时才把适用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措施,用来进行经济的恢复和建设,以便“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有人认为,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阶段不同,因而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些措施产生于战争环境下,使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领导人企图借助这些措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和造成了生产力水平的下降。
  “战时共产主义”反映了列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吗?
  国内学术界流行着一种观点,即认为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原因之一是列宁存在着“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由于他持这种思想,所以才领导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或者说“战时共产主义”的事实反映了列宁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如有的论著提出:“余粮收集制的实行,既有战争的需要又有走向社会主义的考虑。”
  另一种观点认为,列宁的这些论断不能证明他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不能证明所谓“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是导致“战时共产主义”的原因。其理由是:第一,从十月革命时期到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并没有领导党和政府制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和方针。第二,考察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过程,找不到列宁产生“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产生的根源。第三,国内战争时期列宁有关论断的精神与“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截然不同。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渊源
  1921年初,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入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即兴之作”,还是有其理论渊源?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第一种观点是危机说,认为国内战争和战时共产主义造成了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是作为反危机纲领而出现的。
  2.第二种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应景之作”,而是有其理论基础,是对列宁1918年春天的理论的运用和实践。
  3.第三种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和临时性的反危机纲领的混合产物。
  关于斯大林模式形成原因和确立的时间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斯大林模式的一些现象早在列宁时期甚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已经出现。但对斯大林模式形成和确立的时间则有不同的认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模式形成于第一至第二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时期即20年代末和30年代中期,并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少数学者认为形成于列宁时期,指出苏联的政治体制早在20年代初列宁在世时(1923年以前)就基本形成了,到斯大林执政时则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关于1936年宪法与斯大林模式的关系,学术界有两种看法:多数学者认为1936年宪法是斯大林模式“确立”或“定型”的标志;个别学者则认为它是苏联体制“基本形成”的标志。
  关于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中国学者大都认为,斯大林模式的成因可分为客观的历史原因和主观的历史原因两大类。客观历史原因主要有国际环境、俄国国情、历史传统和党内斗争等。主观历史因素有理论思想的影响和斯大林的个人品格等。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关于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方法论问题
  有学者指出:“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应该有一个科学、历史和全面的眼光……应将斯大林个人、斯大林模式和社会主义严格地区分开来。决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为了某一政治目的而任意地贬低、歪曲甚至全盘否定模式。”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应掌握三条原则:第一,必须把斯大林模式和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丰富内容区别开来;第二,应把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对斯大林本人的评价区别开来;第三,不能笼统地用斯大林模式概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方式和道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总的看来功大于过,成绩是第一位的。该模式前期积极多于消极,后期消极方面已阻碍生产力发展,也很难适应科技革命。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学者们指出,斯大林模式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它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为现实,并且敢于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二个重大飞跃。该模式在苏联历史上曾起了巨大作用,主要是:它保证了30年代苏联的政局稳定,保证了30年代高速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反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取得胜利的、成功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它“不失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苏联模式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非常时期,对于客观环境险恶复杂的过渡时期,以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关于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消极作用。学者们认为它“局部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有严重弊病的。”这主要归因为一个“权”字,即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和对外霸权。具体表现在三点:①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②地方上统得太死,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差;③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机构庞大和滋生官僚主义,从而难以防止国家机构的官僚化。上述弊端的存在,给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①它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它束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③它不能适应当代迅速发展的世界科技革命。也有学者认为“它的严重缺陷和错误”表现在:政治上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严重的家长制;经济上各部门发展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对外关系上推行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
  
,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标签: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教学案例,高中历史教案,历史教学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