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 作文大全 | 诗歌大全 | 试题下载 | 教学资料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教学网历史教学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纲要

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纲要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3-23 18:01:49   浏览次数:421  栏目:高中历史复习资料
标签:高中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复习提纲,http://www.qingsong8.com 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纲要,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高二历史复习纲要(第三章)

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一节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英国工业革命

概念:从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过程,也称“产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①前提: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②条件:a.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奴隶、圈地运动积累了资本b.大量雇用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c.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④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以及日益开阔的国内、国外市场。   

(2)必要性: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3)进程及重大发明:

A、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B、最早工业:棉纺织业,新兴部门比较集中,受封建行会势力束缚较少。

C、重大发明:①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业开始,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②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③机器生产导致工厂制代替手工工场,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④交通运输业的革新: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⑤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厂的出现),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标志: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业)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1)法国工业革命:

①进程:a.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

b.19世纪20年代起进程加快,19世纪中期完成。

c.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②阻碍因素:a.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导致国内市场不景气、劳动力缺乏。

b.中小企业过多导致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比较困难。c.高利贷资本发达使工业资本相对缺乏。

d.资本积累:农民与土地分离方式不是用暴力而是租税盘剥,与英国争霸失败,丧失大量殖民地,市场大量减少。

(2)美国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①优越条件:a.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b.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

c.大量外国移民提供了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d.从事奴隶贸易和掠夺印第安人土地和财富,积累了大量资金。

e.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受旧行会传统和习惯势力束缚较少。

②进程:a.18世纪晚期开始,19世纪以后发展迅速,涌出现许多新发明,如轧棉机、缝纫机等。  b.工业革命晚期开始,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和机器的普及。c.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结束。

(3)其它国家地区:a.德意志:19世纪30-70年代,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迅速发展时期:普法战争后。b.俄国:19世纪40-80年代。c.日本:19世纪80年代。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发表了《国富论》一书,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③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④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兴起。

⑤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⑥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市场、拓展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着当地落后思想和制度。

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

历史教师中心

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

历史博览

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www.qingsong8.com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背景:

①社会经济前提: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日益尖锐。表现: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后几乎每隔10年就发生一次。

  ②阶级基础:工人运动逐渐兴起,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的实践要求科学理论的指导。

    表现:a.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起义。b.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 c.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卢德运动。

  (2)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理论基础  

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②德意志古典哲学:代表:黑格尔,费尔巴哈。贡献:辩证法、唯物主义。三个来源

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欧文、圣西门、傅立叶。

 (3)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2、《共产党宣言》:

①发表:a.1846年建立共产主义者通讯委员会。(比利时•布鲁塞尔)

b.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同盟代表大会。

          c.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②内容:a.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c.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3、《共产党宣言》的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

二、第一国际的成立  1864-1876

(1)背景:①19世纪50、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②1857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③欧洲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并逐渐走向国际联合。

④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深入理论研究,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准备了条件。——主观条件

(2)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史称“第一国际”。

(3)性质: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4)任务:是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声援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反对本国资产阶级斗争,帮助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独立政党。

(5)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传播,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巴黎公社

(1)背景:①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巴黎人民起义(“9月4日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建立了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②资产阶级国防政府和临时政府屈膝投降,割地赔款。(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50亿法郎赔款)。

③临时政府企图解除巴黎人民武装。

(2)过程:

1871年3月18日凌晨起义,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市内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占领了巴黎.成立了巴黎公社。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③5月底失败。

(3)革命措施:

①政权建设: a.废除旧军队、1日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b.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罢免。

②社会经济:a.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4)失败原因: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②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③没有发动广大农民。④没有乘胜追击。

(5)意义: ①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②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③公社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④公社战士的精神永垂史册。

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

历史教师中心

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

历史博览

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www.qingsong8.com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原因

(1)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之间的矛盾。

(2)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俄国是封建农奴制国家,农奴贫困,没有人身自由,造成国内市场狭小,缺乏自由劳动力。

(3)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惨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不得不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1861年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

2.内容

(1)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可以得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价赎买。

3.意义、后果

(1)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步伐。

(3)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美国内战 1861-1865

美国领土扩张,概况:贩卖、武装颠覆或入侵扩张领土

1.西进运动

(1)发生于独立战争后至19世纪中期,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入侵等手段使美国领土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2)对印第安人是一场灾难,但开发西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南北矛盾

(1)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在19世纪中期迅速发展,要求保护国内市场和原料,扩大出口,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废除奴隶制,增加自由劳动力。

(2)南方:资本主义性质的种植园经济,把棉花等原料出口到英国。输人工业品.要求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扩展奴隶制。

(3)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废奴运动

(1)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高涨,呼吁将废除奴隶制付诸行动,解救黑人奴隶,甚至发动武装起义。

(2)导致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4.内战经过

(1)1860年总统大选。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共和党: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击败→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

(2)1861年南方一些州建立南部同盟(“美利坚诸州同盟”,定都里士满),分裂国家,南方军队挑起战争,内战爆发。

(3)内战初期形势:双方力量对比和人心向背有利于北方,但北方因战备松懈、幻想妥协,再加,亡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导致北方战争初期失利。

(4)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根本上扭转厂大局。

(5)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北方大胜,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

(6)1865年春,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不久,林肯被刺杀。

5.意义、结果

①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起飞铺平了道路。

②种族歧视仍然存在,黑人仍受到不平等待遇。

三、德意志统一

1.背景

(1)必要性:19世纪中期,德意志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2)工业革命的展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3)国内市场不统一。国家分裂影响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在国际市场卜的竞争,统一变得日益紧迫。

2.普鲁士的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发达;②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③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④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⑤有一铁腕人物——铁血宰相俾斯麦。[⑥能够对资产阶级给予让步照顾,博得了支持。]

3.统一经过:三次王朝战争

(1)1862年俾斯麦出任首相。俾斯麦的统一方略:a.奥地利和法国是统一的最大障碍,必须以武力解决。b.加强对国内局势的控制,进行军事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c.展开灵活外交,争取分化、孤立敌国,各个击破。

(2)1864年,普、奥(奥地利)联合击败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德意志地区。——普丹战争

(3)1866年普奥战争,萨多瓦战役击败奥军主力,奥地利被挤出德意志。——普奥战争

(4)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同盟,统一了德意志北方诸邦。

(5)1870年普法战争开始,色当战役大败法军。德意志南方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普法战争

(6)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正式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完成统一。

4.影响

(1)结束了德意志长期分裂的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2)法国、奥地利受到扼制,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格局。

(3)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四、意大利统一

1.背景

(1)19世纪上半期意大利仍处于分裂状态,大多数地区被外国势力(特别是奥地利)所控制。

(2)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统一。

(3)意大利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运动日益高涨。

2.撒丁王国的条件

(1)是意大利惟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战略位置重要,经济最发达。

(2)政治开明。是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

(3)意大利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动的自下而上实现统一的武装起义连连受挫,意大利人寄希望于撒丁王国领导统一大业。

3.统一经过

(1)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使撒丁王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加富尔的改革:a.改革财税制度,增加国家收入。b.资助铁路,港口建设,发展工商业。c.降低关税,实行自由贸易。

(2)加富尔联合法国,打击主要敌人奥地利,第一阶段:1859年爆发对奥战争,法、撒军队连战连捷,意大利北部人民纷纷起来响应。(联法攻奥,北部统一)。

(3)拿破仑二世担心意大利革命运动的高涨危及法国的利益,退出了战争,但统一大势不可逆转。第二年意大利北部基本完成了统一。

(4)第二阶段:1860年。两西西里人民起义,加里波第率军远征,很快战领那不勒斯,加里波第将政权移交给撒丁王国。

(5)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

(6)第三阶段:1866-1870。意大利借普奥、普法战争之机,把奥地利和法国势力赶出了意大利,70年代初最终完成统一。

4.特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道路相结合,自下而上的人民统一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5.意义结果

(1)结束了异族压迫和分裂割据局面,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封建残余势力顽固.自然资源缺乏,发展资本主义困难重重。

五、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1)19世纪中期,日本仍在德川幕府统治之下社会矛盾尖锐,闭关锁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

(2)人民频繁反抗。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经济实力增强,不满足政治上的无权地位。

(3)中下级武士因经济状况恶化而对现实不满。由幕府支柱转变为倒幕力量。

(4)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民族危机),幕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2.特点: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3.武装倒幕

(1)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得到人民和部分大名的支持,掌握了西南强藩(长州、萨摩、的政权.建立了倒幕武装。

(2)1867年,倒幕派准备讨伐幕府,并联合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明治政府)。

(3)1868年,政府军打败了前来进犯的幕府军队,乘胜摧毁了幕府统治。

4.明治维新的措施

(1)政治方面: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领主制,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的特权。

(2)经济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军事方面:实行军事改革的推行征兵制,建立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

(4)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5.成功原因

(1)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倒幕派力量能够迅速壮大,拥有了较强的实力。

(2)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3)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6.影响

(1)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很快成为亚洲强国。

(3)日本保留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

(4)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使日本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

历史教师中心

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

历史博览

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www.qingsong8.com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一、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

(1)原因:

①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产阶级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根本原因。

②经济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空前强大。——物质条件。

③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2)概况:

①英国:a.目的:为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b.方式: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势力进行经济扩张。c.在亚洲:到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占领新加坡等地;侵略缅甸、阿富汗、伊朗等国。d.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 e.在大洋洲:据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f.在非洲:势力侵入埃及。g.在拉了美洲:加紧对新生的拉美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②法国:a.侵占阿尔及利亚;向埃及、突尼斯等地渗透。b.伙同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着手对印度支那进行侵略。

③美国:羽翼未丰,也参加了对中国、日本等国的侵略活动。

④俄国侵略欲望强烈,19世纪以后,同英法进行了激烈争夺。

a.目的:扩大领土。b.方式:凭借军事力量,对周围蚕食鲸吞。

(3)对外扩张的影响:

①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攫取了料,占有市场)。

②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③客观上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

二、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a.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超出了西欧和北美范围,从空间规模展开许多国家跨入资本主义社会;b.使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市场。

三、克里米亚战争(列强的争夺)

(1)原因:

①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帝国)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控制东西方贸易要道和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重要。

②19世纪上半期,奥斯曼帝国衰落,成为列强争夺的主要目标。

③19世纪,俄国与英、法矛盾尖锐化(主要原因):俄国企图宰割土耳其,将势力扩张到地中海;19世纪50年代,俄国国内矛盾重重,迫切需要进行对外战争以摆脱困境;英法工业资本主义空前发展,希望扩大在土耳其的商品市场。

(2)性质:土耳其是正义的,主要参战国俄、英、法所进行的则是非正义的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的局部性国际战争。

(3)经过:1853年,俄军入侵土耳其。1854年。英法直接派兵对俄作战。1856年初,俄国战败,被迫签订和约,退出侵占地区。

(4)影响:

①英法在土耳其乃至世界各地的势力大大加强。

②俄国对外侵略受到遏制,而且暴露出封建农奴制的种种弊端,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六节 亚洲革命风暴

一、亚洲革命风暴

(1)背景:

①到19世纪上半期,亚洲许多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逐渐沦为半殖民地。

②与工业革命前比较,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表现是:

a.目的: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

b.方式: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倾销工业晶,掠夺原材料。

c.结果: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

殖民地:菲律宾(西、美) 印尼:(荷) 新加坡、印度(英) 半殖民地:中国、伊朗、奥斯曼帝国

(2)性质:客观上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3)表现:五次大起义。

①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起义;1825

②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起义;1838

③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建立根据地,实行平分财产和共餐制度;1848-1852

④中国太平天国起义;1851-1864

⑤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

(4)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

②表达了广大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

①英国在印度采取高压手段实行殖民统治,引起了印度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②印度士兵备受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反英情绪日益高涨。

a.同农民的矛盾:剥削农民和手工业者。

b.同士兵的矛盾:强迫改变宗教信仰。

c.同封建王公的矛盾:兼并王公的土地,取消他们特权。

(2)经过:

①1857年,密拉特事件——导火线。密拉特85名士兵公开拒绝使用涂有猪油牛脂的子弹,遭到逮捕。密拉特士兵和人民率先起义,不久占领德里,成立了起义领导机构。

②各地广泛响应,形成占西等起义中心,许多王公加入起义并成为领导者。

③英殖民当局调兵镇压,起义军民奋起抗敌,涌现出占西女王等英雄人物和事迹。

④1859年,起义失败。

a.英国殖民者的镇压:武力镇压(将派往伊朗中国的军队调往印度)。

b.政治分化:承诺不再侵王公特权,地产,改变统治策略,由英国政府直接管理,改组殖民军队,增加英军。

c.封建王公的背叛。  

(3)意义:

①性质:是封建王公领导的、以印度土兵为主力、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民族大起义,充分展现印度人民抗击殖民者的决心和勇气。

②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使其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



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

历史教师中心

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

历史博览

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纲要
标签: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中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历史教学 -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