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 作文大全 | 诗歌大全 | 试题下载 | 教学资料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学习方法09中考语文古文重点20课篇目练习题(二)

09中考语文古文重点20课篇目练习题(二)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3-20 17:22:57   浏览次数:553  栏目: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标签: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的好方法,http://www.qingsong8.com 09中考语文古文重点20课篇目练习题(二),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此时他仿佛觉得脚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与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合一。
7.作者怎样用比喻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作者将主观感受融人景物描写,通过恰当的比喻,映衬西山的高峻。
8.你如何理解“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一句。
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泯灭了主客之差异,在物我同一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因此把西山之游视为真正的游览。
9.“始得”二字的含义及其贯串全文的作用?
平日的游览,平淡无奇,索然无味,而西山景色新异,令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是作者第一次真正的游览。“始得”二字为全文的线索,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10.你如何理解“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一句。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傲世情怀)
11.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1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西山的?
(1)地处偏僻,鲜为人知
(2)高下之势。
(3)所见之广。
(4)众山拥戴。
十一《醉翁亭记》※
1.第1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
2.第1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滁州四面环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3.第2段包含几层意思?
①(“若夫日出……四时也。”)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
②(朝而往……无穷也?);写太守来此欣赏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4.第2段描写山!写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先总后分,先具体后概括。
5.第3段包含几层意思?
①(至于……滁人游也):描写滁州百姓来此游山赏景一路上的欢快情景。
②(临溪而渔……太守醉也?);描写太守与众宾客在此食野味,品冽酒,戏射下棋的\"宴酣之乐\"。
6.第3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
7.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
①太守自有为人所不知之乐,此即第3段所写的观赏山间四时之景之乐,尤其是第4段所写的见到滁人游山、与众宾客宴酣之乐。这个内容是全文主旨所在。
②太守就是庐陵的欧阳修。篇末点出文中主人公太守即文章作者本人,这是欧阳修谪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写照。
8.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
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
9.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先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接着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再写太守与民同乐,以此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10.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11.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l)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www.qingsong8.com
12.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l)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乌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十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2.用什么来有利于作战的条件?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主要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地利不如人和。”
4.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举例论证,正反事例论证,正反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5.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强调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6.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7.如何将“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统一起来。
“人和”就是指人心团结。这涉及到人心向背的问题。下文提到的“多助”与“寡助”也是一个人心向背的问题。所以,二者是一个问题,能统一到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的思想上来。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从议论文结构分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
从文中的材料关系分析:总分总。
www.qingsong8.com
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2.从六位人物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怎样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是紧承上文的“动心忍性”四字而来。作者想告诉人们,常犯错误、内心忧虑、思绪阻塞、言谈举止中显露出的困苦,这些都是人们常常要经历的磨难,只要有改正的决心,只要振作精神,只要不懈地追求,付诸行动,“忧患”起来,“动心忍性”,就一定会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5.论点、论据、论证各是什么?
十四《岳阳楼记》※
1.为什么要从滕子京写起?
因为是应滕子京之请而作记,所以有必要先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事,也是对滕子京的赞颂,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当政者的不满。
2.第2段如何写景? \"衔\"、\"吞\"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特点概括地描述了岳阳楼的景象。首先指出岳阳楼的胜景集中在洞庭湖,接着从空间写了浩瀚的湖面,又从时间写湖上变化万千的壮丽景象。六个短句,既精炼,又有气势。\"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有二: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
3.第3、4段写了什么内容?
这一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分段来写。
4.第2段写\"岳阳楼之大观\"中的“此”指代什么?
5.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霆雨罪罪\"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笔。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
7.作者发了什么议论?为什么在文章末段发这样的议论?
作者借虚拟的\"古仁人\",即自己心目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与上文的迁客骚人对照,表明了对两种悲喜观的不同态度。作者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是否定、批评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作者对迁客骚人的批评,也是对好友滕子京的善意而含蓄的规劝。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义从正面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见解,表明自己不为个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怀抱。作者在文章末尾用这样的精神自勉,其中当然包含对好友的期望。
8.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www.qingsong8.com
9.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形\"、\"不行\"、\"倾\"、\"催\"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10.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如果有,是在什么时候?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
十五《鱼我所欲也》※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
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3.“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4.“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5.“非独贤者有是心”的“是心”指什么?
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6.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8.本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各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2.文章的论点及论证过程。
本文先举例,再说理,最后归纳中心论点,层层深入。第一段举出了六个人的相同经历:经过艰苦的磨练而后成就大业。第二段总结第一段,从个别到一般,证明“生于忧患”。第三段由个人的成长谈到国家的治理,正反结合,说明受磨难的益处,前者论证“生于忧患”,后者论证“死于安乐”。最后一段作结,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www.qingsong8.com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怎样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是紧承上文的“动心忍性”四字而来。作者想告诉人们,常犯错误、内心忧虑、思绪阻塞、言谈举止中显露出的困苦,这些都是人们常常要经历的磨难,只要有改正的决心,只要振作精神,只要不懈地追求,付诸行动,“忧患”起来,“动心忍性”,就一定会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5.写作特点
1.据事论理,层层推进。2.语言精练,精用修辞。
6.第三段,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7.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十六《出师表》※
1.第1段分析天下大势,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分析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希望刘禅“居安思危”。
2.第1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土”有什么作用?
这是蜀国“人和”的主观条件,而且是先帝“殊遇”造成的。客观条件虽然堪忧,主观努力尚且可为。在这样的形象下,做为蜀国的国君应当如何做,文章开头从三个方面使后主认识到应当有所为。
3.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提出了三条建议。
1)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
2)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1)希望后主能“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希望后主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希望后主能“亲贤臣,远小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国家“兴隆”
总之,作者希望蜀国能够有一个清明的政局,成了“北定中原”强大稳定的后方。
4.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因为刘禅是个昏庸之君,(可联系“乐不思蜀”,亲信宦官黄皓等事例)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
5.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
1)宫中:推荐良实,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伟、董允等。
2)营中:推荐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
3)其他:推荐贞良死节之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
目的是消除北伐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
6.出师之前作者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安抚夷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安定了后方,做好战备。
7.作者如何表达了出师的决心?
1)以出师为己任。“此臣报先帝面忠陛下之职分也”;
2)定下军名状。“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8.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www.qingsong8.com
9.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的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后概括叙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作铺垫。
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10.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对贤臣:“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要有“兴德之言”。
书后主:“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十七《墨池记》※
1.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不是天资所致,而是后天专心致志,勤学苦练的结果。
2.抚州学官王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槛柱间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学生。“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于”
3.对几个设问句的理解(内容、语气)
4.文章主旨
文章从记述墨地遗迹入手,指出王羲之的书法达于精妙的境界,是“以精力自致”,并非出于“天成”,从而阐明了任何成就的取得都要依靠勤学苦练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5.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临川墨池和王羲之“临池学书”的事迹,阐述了关于学习的道理:不论研究学问,还是深造道德,只有专心致志,弹精竭力,才能双得成就,达到理想境界。
十八《曹刿论战》※
1.段落大意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论鲁国取胜的原因。
2第一段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曹刿“请见”的原因。
3.第一段写曹刿与鲁庄的对话有几问几答?
共三问三答。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4.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因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5.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因为“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 旗靡,故逐之。”
6.“肉食者鄙”“鄙”表现在哪里?
1) 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2)“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罔然进军。
3)“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
7.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
1)战前三问。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8.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
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
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4)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后两点是“天时”因素。
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www.qingsong8.com
9.本文的详略安排写作手法上有何特色?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论战。如第一段中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再如第三段论战胜的原因,把他的作战必须依靠士气、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这两段文字,充分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略写或不写。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10.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定这个反攻时机的?
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
11.曹刿、鲁庄公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本文有几条线索?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1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14.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十九《上枢密韩太尉书》※
1.作者在写好文章方面提出什么观点?他是如何证明这一观点的?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养气?
作者提出了孟子和司马迁两个例子,指明了要养气,一要注意内在修养,二要注意外在阅历。
3.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1)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
2)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3)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
4)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5.作者在第2段中大写特写自己的游历过程,目的何在?
目的在于强调外在阅历对于“养气”的重要作用,强调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意义。
6.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说出自己求见韩琦的原因,正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希望得到韩琦的赏识和指引。
7.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
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8.全文以什么为线索?
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
首段论述文与气的关系,说明养气为文的重要。其次论述增广阅历对养的作用。最后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
9.文中写周公、召公,方叔、召虎这几个人物有何用意?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二十送东阳马生序※
1.第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
1)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得书)
2)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卒获有所闻。(从师)
3)从师学习衣食住行的艰难。(求学)
从三个方面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若神人;
“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八书上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也是从衣食住行师书几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
作者写这篇赠序的原因是什么?“是可谓善学者”。“其将归见其亲”,故道为学之难”来勉励他。
4.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5.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1.运用对比手法。
1)以自己年幼时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
2)以自己年幼时奔走之辛劳、生活之清苦,和太学生衣食住行的优越生活条件作对比。

,09中考语文古文重点20课篇目练习题(二)
标签: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