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 作文大全 | 诗歌大全 | 试题下载 | 教学资料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教学网数学教学初中数学数学新课改走出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误区

走出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误区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3-21 00:37:30   浏览次数:232  栏目:数学新课改
标签:新课改论文,新课改论文,http://www.qingsong8.com 走出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误区,
数学课改,不能剑走偏锋
————走出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误区
金华市浦江县实验中学 严兰芳
内容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困惑,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有些数学课的教学效率低,使“剑”走了偏锋,本文仅就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所凸现出来的某些误区谈谈个人观点及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 低效 误区 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把我们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浪潮。本人与很多年轻的教师一样,被这股新浪潮深深感染着,总设法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希望给数学课堂换上华丽的包装。可是,我们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新课程要求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这样教学中就要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交流。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没有完成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课堂上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无效教学行为太多,不知不觉中步入新的误区,导致课堂“低效”。
误区一: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忽视了情境内容创设的有效性
如果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一节课的导入,必然是关键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此创设教学环境,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有猜谜语的,变魔术耍杂技的, 上街买东西的。好象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了。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
[实例]:师:大家看过日出吗?
生:看过。
师:日出是美丽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次海上日出,好吗?
生:好。
(多媒体演示一段很美的影片):海上日出,波涛起伏的海面上,一艘小船缓缓前进着,几只海鸥飞来飞去,也叫个不停。
师:从刚才的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有小船,日出,海鸥等。(说的很杂)
师:能说一说太阳和海面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吗?生:有四种。
师:能画出来吗?
学生意见得不到统一,有的学生多画了小船,有的学生对太阳画成球还是圆有了疑问,教师发现时间超过了预算,就赶快提醒学生,把太阳画成圆,并指出第一种与第三种是一样的。然后赶紧引出课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剖析]:在这个情境中,教师选择了一段现成的影片,美是美,可惜,海浪、海鸥、小船等抢了学生的眼球,在很多不必要的枝节上,学生们争论不休,导致了教师所希望的目标与学生的感知目标有一定的距离,从而造成了师生互动的错位。一节课45分钟,导入花了10几分钟,浪费了很多时间不说,教学的有效性就体现不出来了。其实教师在展示日出时,完全可以用一个简笔flash动画展示整个日出过程。完成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情境的创设。看来,过于追求情境化,仅能使其成为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华而不实。
为了让课堂教学精彩、漂亮、引人入胜,教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冥思苦想”地创设情境,并且让人文关怀、德育渗透生硬、矫情地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好似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上,创设情境如果仅仅以吸引学生,而不是以知识本身的思考性,开放性吸引学生,那就只是迎合了时尚,没有真正体现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价值。
[策略]:精心创设情境,增强情境的合理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本身的规律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起点,使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也就是说,情境内容的选择应当贴合数学问题,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背景。更重要的是,数学课堂的情境语言必须符合数学背景的需要,剔除无效的干扰因素,教师的语言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最好能很快地领会教师的意图。换言之,并不是每节课都能够创设情景,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景,更不是每节课创设的情景都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难以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式,也可以起到先声引人、先声夺人的作用。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样也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看教学情境的创设。
误区二:自主探究缺乏必要的指导,忽视了精讲精练的必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把探究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和培养创新意识有明显的作用。但是,新课改中最大的误区之一是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在数学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让学生自己探究,教师不讲或不引导学生学习。
[实例]:在一节引出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课时,一教师先让学生动手多画几个三角形,同时画出它们的中位线,然后教师让学生测量出每个图形中的一组同位角的度数和一组对边的长度,最后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下测量结果,问学生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一方面同位角相等,另一方面中位线是对边的一半。
[剖析]:在教学中,我们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了对学生的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者”的角色。刚才的案例里,个人认为这样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思维没有积极的展开,学生不明白操作的目的,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操作,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机械的进行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思维的主动性没有体现出来,只是在最后一步对操作的结果有所思考。
曾经,洋思中学的“四分钟教学法”引起了全国教育界的轰动。他们推行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于是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课堂上,怕自己讲得太多,学生开口太少,整堂课都由学生在那里讨论、研究。但是,四分钟的教学,能出如此成效,这确实让同样是数学教师的我们汗颜、吃惊,值得我们广大的数学界同仁们思考和学习。片面追求自主探究,是教学过度开放的隐患。知识的“果实”是在我们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跳一跳”而摘到的。
[策略]:激励主体参与,实现教学的实质性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教师应是参与其中,及时点拨,适时调控。有些数学内容是约定俗成的,决不能靠学生去发现,也发现不了。如书写格式、符号的读法、写法等,教师完全有责任直接告诉学生,没有必要让学生探究。因此,在具体的课堂中,教师要根据知识结构,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探究”重要,但一定的“精讲精练”还是必须的。教无定法,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题,而且不同的上课时间,授课方式和知识的呈现方式都会有所不同,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讲得少,学生讲得多,并不一定是可取的。
误区三:一味强调“巧解”,忽视了基本思想培养的重要性 
www.qingsong8.com
[实例]:我曾遇见过这样一位学生,他连解决问题的最基本方法都不会,很多题目都不会做,考试总是不太理想。曾有这样几个题目,(1)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2)一批布料,做上装能做20件,做裤子能做30条,如果整套做,能做多少套?他第一小题会做,但后面那小题就不会做。而实际上,这两道题文字表述虽然不一样,但它们的解答算式却是一样的。问其为何不会做后面两题目,他说:“自己练习做的少,以前老师曾说过,能用巧妙方法解数学题才能锻炼自己的思维,才能有成就。”因此,他把很多的时间总花在找“巧妙”方法上。
[剖析]: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误区。“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巧解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综观我们的教学,学生无论是平时学习,还是考试,问题总还是出在对常规方法的掌握上。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 。还有就是当学生对于一道题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个巧解后,就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策略]:优化基本思想方法,发展思维的广阔性
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掌握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就是基本问题的常规解法,这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试题中的绝大多数是考查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做到对基本问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加以解决。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正确处理好巧解与常规解法的关系。
误区四: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忽视了小组合作的效应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指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在这一理念下,合作学习走进了课堂。
[误区]:许多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小组,一起讨论或交流就叫合作学习。有的老师,刚布置“下面各小组进行讨论”,没有足够时间,就安排各小组汇报结果;还有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优秀生的“独断”,其他学生都是他们的“陪衬”;有的合作学习,教师自己暂时从课堂中游离了出来;有的合作交流,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其背后更多的是随意与低效,学生在合作学习这幌子下逃避学习。这说明,许多老师在对合作学习的本质把握上还存在偏差。
[剖析]:小组形式的学习必须基于一定的条件才能称其为合作学习。在我们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如:合作前缺少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够,还有的合作,它的内容没有探讨的价值,本不需讨论的问题,也组织起来讨论。合作学习是为了把小组中的不同的思维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因此,没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了一定时间的保证,内容没有了一定的难度,讨论就只是一种形式,它已失去了原本的面目,更不会产生合作的效应。
[策略]:合理运用,发挥合作交流的服务性
解决合作学习低效的方法,先是不能忽视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合作需求的探究。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要调动学生本身固有的合作心理需求,要激起合作学习的欲望,更是一个参与者、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其次,合作学习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
如:已知:如图1,C为线段AB上一点,
△ACM 、△ CBN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N=BM
可以探究:(1)点C的位置的变化;(2)等边△ACM 、△ CBN与线段AB相对位置的变化;(3)三角形图形的变化,如变化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变化为等腰三角形等;(4)从有公共顶点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到任意正多边形的旋转变化等。(5)还可以从上述各种情况的组合上进行变化,探究其对题目结论的影响。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也就是说教师必须选择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学习,并不是没一节课都需要合作学习的。还有,合作要有缓冲时间。数学,一定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另外,鼓励学生有不用的声音也是必要的。不要反馈时只有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回答,这样的合作就失去了意义。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思想,我们都应提倡拿出来讨论,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形成资源共享。
重新审视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我们还有更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让我们潜下心来,正确认识新的教学理念,合理选择旧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2、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张汝新.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5.8
4、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5

,走出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误区
标签:数学新课改,新课改论文,新课改论文,数学教学 - 初中数学 - 数学新课改

《走出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误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