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 作文大全 | 诗歌大全 | 试题下载 | 教学资料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教学网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方法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3-23 17:05:22   浏览次数:988  栏目:历史教学方法
标签: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http://www.qingsong8.com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铁制农具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由公田到私田的变化;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改革;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的措施、结果和影响。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开端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社会转型的本质是所有制的变革,而决定这一变革的,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改进。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实质是用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将封建土地所有制法定下来。通过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逐步确立起来。
  4.商鞅变法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其法家思想在秦国占统治地位,但其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秦国及后来的秦朝产生了消极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渐推广;由公田到私田;商鞅变法。
  难点:由公田到私田的实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性质;商鞅变法的影响。
  教学方法
  重点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的原因、后果。贯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决定政治的观点。讲述商鞅变法,可以通过分析材料,使学生理解事物的表象和本质。
  教学要点
  第1课时
  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1.铁农具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
  2.牛耕的逐渐推广——农用动力的革命
  3.水利灌溉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冶铸业、漆工艺、煮盐业、酿酒业、著述
  三、商业和城市
  四、由公田到私田
  生产工具的进步导致私田的增加,导致剥削方式、阶级关系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第2课时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改革
  2.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
  3.商鞅变法
  教学思路
  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农业是社会经济的核心部门。农业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开端时期。奴隶制瓦解的实质是奴隶制经济政治制度的瓦解。经济制度基础瓦解实际是奴隶制的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瓦解。奴隶制土地所有制瓦解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私田的出现。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表现为铁器、牛耕的使用(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奴隶制土地所有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则表现为公田转化为私田、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和阶级关系。生产关系中最根本的是所有制的变化,因此这一变革过程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革(各国变法)。各国的变法实质上是把经济变革的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建立。
  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按因果关系排列是: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生产关系变化(公田转化为私田)——政治制度变化(变法)
  3.始于春秋后期的各国改革和变法运动,最终在各个诸侯国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秦国的商鞅变法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应围绕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活动这一中心内容为主线,以秦商鞅变法为重点,采取深入浅出的方法,提出一些有利于加强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历史。
  4.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认识现实。通过秦商鞅变法过程的讲授,有利于学生对当今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解。
  5.通过对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学习,使学生按照知识结构掌握历史概念的含义及本质,从而掌握历史概念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东周时期包括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史奴隶社会解体和封建制度确立时期。(板书本节标题:“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这一时期,在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思想等各方面都发生巨大变革,整个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在本节学习中,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是这场社会转型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大家思考社会各方面变革之间的联系。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都包含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本课时我们来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状况。
  【讲授新课】
  社会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请思考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归纳:农业发展的原因包括农业工具的改进、水利技术的发展、政治局面、国家政策推动等。根本原因是农业工具、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板书:“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渐推广1.铁农具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铁农具使用的历史: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工具使用的历史:原始社会旧石器时期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期使用磨制石器。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时期金石并用,使用木器石器和青铜工具。请学生思考,使用铁器比以前的工具有什么优点?铁器的使用,又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器的使用,说明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在农业生产中的又一表现是牛耕的逐渐推广。(板书:“2、牛耕的逐渐推广——农用动力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牛用于犁耕逐渐推广。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中插图,并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历史文物,了解历史文物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状况。
  农业技术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水利技术的提高上。(板书:“水利灌溉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发展”)
  (1)灌溉技术: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2)池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地图。淮河流域著名芍陂灌溉工程(今安丰塘),是周定王十年至十六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楚令尹孙叔敖兴建的,位于安徽省寿县南,可以灌溉面积一万多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芍陂灌区面积,在4世纪—13世纪常见记载,有灌田万顷、灌田五千余顷等说法。延续到宋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减、调节灌溉用水先后次序的作用。唐宋以来,则多为地主土豪占垦和盗决。到民国年间,芍陂灌溉效益越来越低,1949年实灌面积仅8万多亩。现为淠史杭灌区的一个反调节水库,至今发挥效益。
  (3)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引导学生看地图。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兴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上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减免成都平原洪涝灾害,使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称。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称都安堰、湔或犍尾堰。后代不断改造和完善工程结构。20世纪80年代都江堰灌区灌溉良田近1100万亩。
  (4)古代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郑国渠,是著名的水利工程,是近代陕西泾惠渠的前身。引导学生看地图。战国时韩国水工郑国在秦修的郑国渠(始于公元前246年,历经十年修成),于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入洛水,全长300余里,连系了泾、渭两大水系,灌溉面积达四万顷。由于泾水含有大量肥沃的淤泥,灌溉时还可改良盐碱地,故使产量提高到每亩一钟(六石四斗)。在我国历史上,郑国渠是一项开凿早、工程大、施工技术高超的工程,它改变了关中农业区的面貌,使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成为富饶之乡,并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
  这些工程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请学生思考:经济发展中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关系。
  教师引导: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农业发展和手工业发展又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农业的发展,使手工业发展有了原料(如纺织业、酿酒业)和需求(如工具);手工业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如农业工具的改进)。下面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发展状况(板书:“二、手工业的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做表如下:
  由于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不但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问题:(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铁的国家。冶铁术的改进,关系到生产工具的改进及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冶铁业成为手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冶铁技术的改进可参考教材注释。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生产工具改进。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2)青铜铸造业、纺织业、煮盐、酿酒涉及社会生活。(3)纺织业、酿酒业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发展相关。
  学生思考:农业、手工业发展与商业发展的关系。
  教师归纳:农业、手工业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教师引导:商业发展的原因是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的表现包括商品流通、市场、城市、港口、货币等;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业发展是自然经济的辅助形式。(板书:三、商业和城市)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表现为:(1)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2)市场:形成中原市场,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3)城市(商业中心);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4)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增长。
  教师引导: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农业是社会经济的核心部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体现了本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提高的水平标志;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关系等,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所有制;所有制决定社会性质,所有制的变化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板书:“四、由公田到私田”)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1)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原因:①根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②私田的大量出现(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生产工具的进步导致私田的增加)。(2)对比井田制的概念看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①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开始变化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说明奴隶社会开始解体。③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公田转化为私田,说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关系开始形成。这就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准备了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时要点:图示如下:(箭头表示因果关系,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竖线表示对应关系)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都有了新的进步。这些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重大进步,私田大量出现,终于导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关系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关系的出现,会给各国政治体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板书“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讲授新课】
  学生思考: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关系的出现,会给各国的政治体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归纳:我们可以想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面对着大量出现的私田,面对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关系的出现,面对着越来越富有的封建地主,他是不会无所作为的。他一定会想尽办法,从不可阻挡的社会进步中获得好处。于是,各个诸侯国先后变法,用国家的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将封建土地所有制法定下来。这一过程,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直到战国时期才最后完成的。
  首先我们来看春秋时期各国的改革运动(板书“1.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改革”)。
  春秋时期的改革运动,是从齐国的管仲改革开始的。
  齐国在今山东省的北部,是东方一个大国。它地处海滨,拥有丰富的渔盐和矿藏。到了春秋年间,农业、手工业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齐桓公即位后,于公元前685年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在政治、军事方面,设二十一乡,五个属。把服兵役的十五个士乡分成三个部分,五乡为一军,共三军,使其成为一支“莫之能御”的战斗武装——这是齐桓公称霸的政治、军事基础。
  在经济方面,除继续维持井田制的奴隶制生产方式外,对鄙野出现的大量私田,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国家的税收增多——这是齐桓公称霸的经济基础。
  学生思考:这一经济措施实质上意味着什么呢?
  教师归纳:这实质上意味着公田和私田在实际上的差别取消了——也就是说,国家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这实际上是从法律上宣布春秋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大量出现的私田开垦的合法性。
  学生思考:这一经济措施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教师归纳:它只能会加快私田开垦的步伐。为了使更多的土地据为己有,私田的主人会加快改变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和新兴农民阶级力量更加壮大——也就是说,它只能加快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的步伐。
  继齐管仲“相地而衰征”之后,公元前594年(公元前6世纪初),鲁国也颁布了“初税亩”的法令。法令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按亩收税。其实质、后果与我们刚才分析的齐管仲“相地而衰征”没有什么区别。
  学生思考:新兴地主阶级和新兴农民阶级力量的壮大,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教师归纳:就这样,到了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这促使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他们和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也越来越深。他们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这样,战国时期,各国就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变法运动(板书“2.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战国时期,重要的变法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魏国在战国初年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公元前396年),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有:①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权;②推行“尽地力之教”,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要求农民每亩增产三斗,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封建政权的田租收入;③实行“平籴法”,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以平衡粮食价格,防止商人垄断粮价,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④制定《法经》,保护封建制度。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吴起变法基本上承袭了李悝在魏国实行的办法,它的主要内容有:①凡是封君传到第三代时,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移到荒凉的地区,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②精简无关紧要的官职,削减过高的官吏俸禄,把节省下的经费用来训练战士;③整顿吏治,要求官吏“私不害公”,不计毁誉,一心为地主政权效力。
  学生思考:如何认识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
  教师归纳:战国初年由魏发其端的各国变法、改革,尽管它们的目的、规模、结果和影响不尽一致,但汇成了一股时代潮流,形成了一场历时一百多年的运动。这场运动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因此,战国初年的变法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是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各国在变法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农民比起奴隶来,人身束缚相对减轻,这对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时期。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中,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较为彻底(板书“3.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秦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立志图强,下令求贤。就在这时,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原是卫国破落贵族的后裔,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变法有功,封为商君,所以历史上称为商鞅。他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服了孝公。秦孝公于是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担任了左庶长,开始了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令民为什伍”,实行什伍连坐制。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彼此有相互纠察告发“奸人”的责任,不告发“奸人”,要处以腰斩的刑罚,告发“奸人”的可与斩敌同赏。如果一家藏“奸”,“什”、“伍”同罪。这种连坐法,主要目的在于防范人民群众的反抗。
  第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认为农业是“本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而把商业和手工业称为“末业”。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商鞅规定凡是努力经营农业生产,多缴纳租税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怠惰以致贫穷而交不起租税的农民,没收为官府的奴婢。商鞅还采取加重关市的商品税,不许商人贩卖粮食,商人的奴仆必须服徭役等措施,迫使商人弃商归农。
  第三,奖励军功,按功受爵。废除贵族一出生就享有爵禄,长大就当官的特权,按军功受爵。规定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的多少来计算,斩敌人甲士首级一颗的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庶子一人。杀敌越多,赏赐越厚。根据“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军功爵制,按爵位高低授与种种封建特权,包括占有耕地、住宅、服劳役的“庶子”和担任一定的官职等,爵位高的还可以得到三百家以上的“税邑”以及减刑的特权。
  第四,“燔诗书而明法令”。这项措施对于后世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几年以后,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统一度量衡制,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器。现在存世的“商鞅方升”,就是当时颁布的一件标准量器。
  第二,废分封,行县制。在没有建立县的地方把许多乡、邑,聚合并成县,一共新建了31个县,每县由国君委派令、丞等官职来掌握全县政事,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三,“为田开阡陌封疆”,用法令形式废除了奴隶制的井田制。具体说,就是把原来井田的“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就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
  商鞅所采取的以上改革措施,目的是破除奴隶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场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但由于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自始至终遭到很多贵族的反对。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宗室多怨鞅”。于是,商鞅被“车裂”而死。但是,商鞅变法的措施却依然保留了下来。
  学生思考:为什么商鞅被“车裂”而死,其变法的措施却依然保留了下来?
  教师归纳:由于变法内容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趋势,加上新法已推行多年,“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所以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学生思考:商鞅变法对后世有何影响?
  教师归纳:积极影响:商鞅变法的成功,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最先进的强国,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也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消极影响:商鞅变法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也有消极影响。
  学生思考:商鞅变法与此前的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有什么异同点?
  教师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商鞅变法与此前的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的相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到了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的基础上进行的。
  ②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③措施相同:都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
  ④性质相同:都是封建化的运动。
  ⑤结果和影响相同: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同时各国在变法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的时期。
  我们也可以看到,商鞅变法与此前的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的不同点有:
  ①内容的深度不同:商鞅变法是更加深刻的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因此提出了诸如“什伍连坐”、“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开阡陌封疆”等更加明确、更加深刻、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制度不但对整个战国秦汉时期,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本课小结】
  本节课贯穿一个主题: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开端时期。
  1.经济基础的变化:
  (1)奴隶制经济制度的瓦解实际是奴隶制的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瓦解。生产力的发展是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2)奴隶制土地所有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表现为公田转化为私田、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和阶级关系。这一变革过程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2.上层建筑的变化: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革(各国变法)。各国的变法实质上是把经济变革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建立。
  始于春秋后期的各国的改革和变法运动,最终在各个诸侯国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秦国的商鞅变法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按因果关系排列是: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生产关系变化(公田转化为私田)——政治制度变化(变法)。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标签:历史教学方法,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历史教学 - 历史教学方法